葛淑珍没有守着25万元坐吃山空,更没有怨天尤人,而是重新站了起来,把孩子拉扯大并实现了经济独立。
2020年,在一场直播节目中,有网友问赵本山妻子马丽娟找儿媳妇的标准。
她对着镜头缓缓说道:“人要得体、懂事,对我儿子好,要出生在一个完整的家庭。”
说到这里时,她或许意识到自己表达不妥,停顿了下,又补充了一句:
“但也不是单亲家庭就不行,主要还是要和睦,家庭完整是很重要的。”
此言一出,立即引发了争议。
有网友说,这句话就是在影射葛淑珍的孩子,心胸太狭隘了。
其实作为一名母亲,替儿女的幸福考虑,无可厚非,但赵本山是一名公众人物,作为他的妻子,讲出这样的话,难免引人口舌。
葛淑珍是赵本山的前妻,她在赵本山最贫困潦倒时嫁给他,默默陪伴赵本山12年后,又在他成名时结束这段婚姻。
她与赵本山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?如今33年过去,她又过得怎么样呢?
让我们来看一看,发生在葛淑珍身上的故事。
“屋无半瓦”时组建家庭,
搬进3居室却婚姻破灭
1977年,赵本山19岁,刚从社区文艺宣传队退下来。
在那时的农村,已经算得上大龄未婚男青年。
但是并非他眼光高,而是没有哪家姑娘能看得上他。
亲戚给他介绍了几个对象,都没成,对方不是嫌弃他家里穷,就是嫌弃他是村里宣传队的,因为在那时乡亲的眼里,宣传队的都干不了农活,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。
赵本山家里穷到什么程度呢?
据说,他父亲留给他们兄弟几个的老房子,在他跟着宣传队在外演出时,被他二哥推倒重建了新房,他回来后只能跟着生产队打更的王老头住。
直到葛淑珍的出现,这才给他的光棍生活画上句号。
铁岭市开原县石龙村的老葛家是个正经人家,老葛夫妻俩过世早,留下丫头葛淑珍和哥哥相依为命,自小被哥哥拉扯大的葛淑珍,懂事、能干、又老实。
那一年,葛淑珍刚满18岁,在赵本山叔婶的介绍下,她与赵本山见了一面。
或许是对赵本山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,葛淑珍没有多说话,就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。
然而,赵本山却对她不太满意,因为她黝黑、又有点壮,十分沉默,看上去还不太漂亮。
可赵本山也没有拒绝的资本,因为那时候,村里已经有好多娶不到媳妇的光棍,葛淑珍虽然不好看,但是不要彩礼,关键是还不嫌弃他穷,这对他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于是,两人见完面的当天,就按照村里的习俗,只要双方相亲没有意见,就能定下结婚的日子。
约莫半个月后,葛淑珍就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,来到了赵本山家。
说是家,其实是跟别人租的半张炕,在北边,只有3平方米,南边还租住了另一户人家,晚上睡觉在中间拉个帷帐,就成了二人世界。
结婚后第二天,赵本山就和其他社员一起下地劳动去了。
葛淑珍没有半点怨言,收拾好自己的全部家当,开始安心地跟赵本山过踏实的日子。
她干农活很利索,在农村,可以说是很优秀了,反倒是赵本山,有时连苗和草都分不清。
但葛淑珍没有一点不满,对赵本山依旧很好,做好妻子的本分。
哪怕丈夫不擅长干农活,葛淑珍也从不勉强他,而是鼓励赵本山去拉二胡。
唯一不好的是,平日里,少言寡语的她和赵本山两人很少有话题可聊。
葛淑珍只懂地里的农活,照顾赵本山的一日三餐,可赵本山却不同,他毕竟在宣传队待过,脑子里都有些文艺的腔调。
有时,赵本山会说些笑话来逗葛淑珍,可她不太懂,也不接话。
在她看来,两口子过日子就是这样,一日三餐,互相有个伴。
可她不知道,在赵本山心里,开始觉得两人没有共同话题了。
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两年后,葛淑珍和赵本山迎来了他们的大女儿赵玉芳。
恰巧此时,公社的文艺宣传队重新成立,对于只会吹拉弹唱的赵本山来说,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公社。
尽管月子里的葛淑珍非常需要丈夫的陪伴和照顾,但她深知赵本山对表演的热爱,因此,沉默的她选择了理解与支持他的梦想。
两年后,他们的儿子赵铁蛋出生了,不幸的是,他不仅是个聋哑儿,还患上了软骨症、肺气肿及心脏病。
庆幸的是,这次赵本山开始挣钱了,能让儿子得到治疗。
靠早年吹拉弹唱的本事,赵本山越来越出名。他先是参加农村调演,被县剧团看上,又因为一首《摔三弦》,开始在沈阳声名鹊起。
后来,他被调去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工作,葛淑珍带着一双儿女跟随他迁入铁岭市区定居,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新房里。
进城后,葛淑珍开始当起了家庭主妇,一门心思把两个孩子照顾好,从不干涉赵本山的事,让他没有后顾之忧,专心发展事业。
但是,随着赵本山名气越来越大,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在增加,在精神与情感层面,她与赵本山根本没法沟通与交流。
闲余时间,她只好学城里的女人,抹抹粉、画画眉,尽量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一些,将温柔的一面展示给丈夫看。
然而,由于赵本山常年在外演出,两人聚少离多,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次面。
更夸张的是,1988年到1990年两年间,赵本山只在家里待了28天,这让二人本就缺乏交流的夫妻生活越发疏离。
葛淑珍的哥哥深知妹妹与赵本山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大,看她过着如同“活寡”般的生活,有些于心不忍,便劝葛淑珍离婚。
然而,葛淑珍却不愿意,还说赵本山并没有提离婚的事情。
而另一边,早就有离婚想法的赵本山,提前征求女儿赵玉芳的同意后,便找到葛淑珍,开口提出了离婚。
葛淑珍似乎早有思想准备,听到后,显得很平静,只是说:
“过不到一起那就离呗,只是要给我10万块钱,让我能生活。”
赵本山当即答应,并表示生活费、抚养费等共计25万元一次性付清,另外三居室的房、车都留给她,自己净身出户。
1991年5月,两人心平气和地办理了离婚手续。
成为富婆却坚持外出打工,
儿子病逝女儿顺利考上大学
离婚后,拥有25万元存款的葛淑珍,成了铁岭市为数不多的“富婆”,每个月在银行的利息比市长工资都高。
但出乎意料的是,在儿子状况好转之后,她却决定外出打工。
女儿赵玉芳坚决反对,葛淑珍却说:“这些钱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,与其这样,不如早点出去挣钱,好歹能补贴家用。”
女儿看她十分坚决,也只好作罢。
葛淑珍性格内向,又毫无一技之长,很难找到工作。
在多次碰壁后,终于在一家新开的火锅店找到一份洗碗工的工作。
虽然每月只有150元的收入,她却很知足,一是可以支付儿子的医药费,二是自己有事情做了。
就这样,葛淑珍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的打工生活。
有一天晚上,火锅店打烊后,葛淑珍回到家,却头晕眼花撞到了墙上,当即倒地发出“咚”的一声响。
在屋子里做作业的赵玉芳听到后,立马出来扶起葛淑珍,她摸着葛淑珍额头上肿起的大包,被洗碗水浸泡得变形的双手,忍不住痛哭起来。
葛淑珍强露笑颜,告诉女儿不要难过,还说:“妈妈在家不做事,身体会闲出毛病的,而且也不能总靠你爸养着。”
而就在葛淑珍靠洗碗这个活儿,渐渐融入社会时,赵本山也再次走进了婚姻。
1992年,赵本山与戏曲学校的老师马丽娟重新组建了家庭。
当消息传入葛淑珍的耳朵时,她的反应异常平静。
女儿赵玉芳、周围的亲戚都劝她,也该找个伴了。
可是在她心里,少年夫妻老来伴,只要她不结婚,始终还是赵本山的原配,赵本山也许有一天会回到她身边。
另外就是为了把儿女抚养成人,葛淑珍坚持不改嫁。
转眼又过去了两年,葛淑珍以为能这么安稳过下去,却不料,生活又无情地给了她一拳重击。
1994年冬天,年仅10岁的儿子赵铁蛋心脏病发作,突然去世。
葛淑珍伤心欲绝,又因过度伤心,身体越发糟糕,只能辞去洗碗工的工作,在家调理身体。
身体恢复后,她不顾女儿的阻拦,又踏上了打工之路。
她先是在一家个体店干营业员,个体店倒闭后,她又摆地摊卖袜子、帽子等小物件,好不容易开始赚钱,却又遭到了执法人员的驱逐。
无奈之下,她只好在一家水饺店干起了勤杂工,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。
有一天,电视里正放着赵本山的小品,几名客人在一旁高声议论:
“铁岭出了个名人赵本山,现在可算是咸鱼翻身、富得流油”;
还有人在问:“可怜了葛淑珍,她跟赵本山离婚后,也不知道有没有嫁人?”
听到这里,葛淑珍一个恍神,打碎了一副碗碟,为了避免让人看出异样,她对老板谎称自己喜欢赵本山的小品,看得太入迷。
老板也十分大度,没有让她赔偿,还说赵本山是从铁岭走出去的笑星,喜欢他,没有错。
听到这句话,葛淑珍的心里更加难受。
艰难地熬到打烊后,在回去的路上,葛淑珍暗自落泪。
她一遍遍反问自己,赵本山都能一条道走到天亮,为什么自己不能呢?
从这以后,葛淑珍彻底放弃了赵本山会回到她身边的念头,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。
令人欣慰的是,1999年,女儿赵玉芳被大连外国语学院录取,葛淑珍也毫不犹豫地当起了“陪读妈妈”。
到达大连并安顿好女儿后,葛淑珍与附近百货店的老板何俊莉相识了。
何俊莉跟葛淑珍是老乡,也是离异单身,看着何俊莉把百货店开得红红火火的样子,她也萌发了要当老板的念头。
海鲜店“偷师”盘下店面,
味香料足却被迫关店
葛淑珍在深思熟虑后,与女儿坦露了自己的想法。
起初,她担心女儿会不理解或阻拦,但出乎她的意料,女儿这次并没有任何异议,反而无比支持她,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。
她又走街串巷地观察,然后做出了开一家饭店的决定。
她认为,民以食为天,每个人都要吃饭,而饭店的经营模式就像是把自家的厨房扩大化,明码标价,操作起来也方便。
后来,她又受到好心老板的启发,于是便决定先去海鲜店打工“取经”,学习别人开店的经验。
在店里,她每天抢着做事,还一边做一边思考,如果她是老板,会如何做,当她看到海鲜店老板对客人抠门时,还劝诫自己,以后不能这么对客人。
慢慢地,她积攒了一些开店的门道。
但直到赵玉芳大学毕业,解决了工作的问题后,她这才毫无后顾之忧地决心大干一场。
这时,刚好小区附近有家叫“味真香”的饭店要转让,她立即以2万元的价格盘下了这家店面。
拿下店面后,葛淑珍没有换招牌,也没有重新招聘厨师,因为她自己打过工,知道没文化的人找工作不容易。
另外,她还添置了消毒柜和饮水机,要求厨师戴手套、穿厨师服,并且请了两个漂亮的小姑娘当迎宾。
她尤其杜绝在菜品上“偷工减料”。
有一次,服务员正要端一盘土豆炒肉丝上桌,葛淑珍看到菜里只有零星的肉丝后,马上要求厨师重新做一盘,肉丝几乎与土豆丝的数量相当。
那一次,客人吃得十分满意。
就这样,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一晃半年过去了,有一天,葛淑珍忽然发现5万元备用金居然所剩无几。
她觉得奇怪,店里生意这么好,钱怎么没了。
直到女儿去饭店帮忙清点货品,这才发现了原因。
原来,葛淑珍把进价3块钱的菜,卖成2块钱。
女儿着急地劝她,还是把店关门算了,不赚钱又赔本。
葛淑珍却不这么想,她认为开饭店就是要先赔后赚,道理跟养鸡生蛋一样。
不仅如此,她还又拿出5万元,砸进了饭店里。
赵本山从女儿那里听到葛淑珍开店的经历,也打电话劝她:
“饭店还是关掉,做人太厚道,赚不到钱的……”
葛淑珍的态度反而更加坚决:谁说做人厚道就赚不到钱,她偏要做下去。
但没想到,因为饭店生意红火,竟惹恼了周边其他店铺,他们居然以更高的价格挖走了味真香的厨师。
更令葛淑珍心寒的是,炒她鱿鱼的厨师临走前说:
“葛老板,世界上哪有像你这样开饭店的,你心不黑,永远赚不到钱的。”
就这样,味真香饭店没有因为赚不到钱关门,却因为没有厨师关门大吉了。
葛淑珍并没有因此倒下,她仍坚定自己做人的原则,而且她认为自己可以凭此成功。
于是,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,她又利用现有人马做起了快餐生意。
她还请了营养师来指导,让每份盒饭不仅可口,还有营养,让客人既能吃饱,还能吃好。
她坚持薄利多销,别的快餐店每份盒饭赚1块钱,“味真香”只赚5毛。
就这样,快餐店每天售出的盒饭都保持在500份以上。
如今,味真香门店规模仍然不是很大,但生意却特别好,每个月都有比较可观的收入。
葛淑珍仍是一个人在大连打拼,只是她早已从一个离异的农村妇女变成了拥有一份事业的老板,身价也过百万。
之前,每年春节回老家,村里人都劝她:“你借助赵本山的名气,哪用得着这么辛苦赚钱啊?”
她却淡然一笑,说:“赵本山是赵本山,我是我,我不能砸他的招牌,同样我也不能砸我葛淑珍的招牌。”
回望发生在葛淑珍身上的种种,真的令人十分钦佩。
她在赵本山最寒酸、最低谷的时候来到他的身边,并陪伴了赵本山12个春秋,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帮助,使赵本山能全身心地投入他的事业中。
但是在赵本山开始走向辉煌时,她却默默地离开了这个曾经深爱的男人。
离婚后,葛淑珍没有守着25万元坐吃山空,更没有怨天尤人,而是重新站了起来,把孩子拉扯大并实现了经济独立。
就像舒婷的《致橡树》里说的:“我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,只要做独立的香樟树。”
女人终究要做树而不是藤,这样才能在身陷泥泞时,做好自己的靠山,勇往直前,披荆斩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