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《热辣滚烫》,除了贾玲蜕变,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——
李雪琴饰演的莉莉“三”了乐莹,“闺蜜”变“敌蜜”。
说实话,李雪琴躺在乔杉身上,看得我瑟瑟发抖。
饭桌上被乐莹抓现行,扑通跪地。
李雪琴你真是饿了,什么都演得下去。
当然喜剧讲究一个反差,让最不像小三的李雪琴演小三,才出笑果。
李雪琴这个让人忐忑的“三儿”,让我想起年前舆论为之吵翻天的“老三”楚志娟(王柠 饰)。
观众惊悚,以前的小三是狐媚范儿的妖艳女星专属,怎么现在反倒是李雪琴这款日渐崛起,让这一角色走向另一风格极端?
(仅讨论“小三”形象流变问题,没有说李雪琴等女星不好的意思)
图源《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》(下文称《奔跑》),上图小三下图原配
不乏自媒体审判观众:这款女人怎么就不配当小三了?
《蜗居》里,海藻出轨老男人宋思明你们觉着正常,性别对调一下又开始审判小三年龄外貌,是不是又刻板印象了?
但要我说,与其纠结于谁配谁不配,自己往被审视的陷阱里跳,倒不如让小三拥有话语权,聊聊——
她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男人?
即,不审视小三的外貌,而审视当三的动机。
这种道德上不光彩的角色,自然需要动机才能成立。
而一旦从动机切入,你会发现,现在的小三大概只剩“癫”这一个利器了。
历数以往女小三形象,不怪观众觉得楚志娟之类的炸裂。
从90年代末第一部婚外情连续剧走到现在,出圈的小三角色都是这些:
98年《来来往往》许晴饰演的林珠、99年《牵手》俞飞鸿饰演的王纯,到《蜗居》的海藻、《回家的诱惑》艾莉、《我的前半生》凌玲、《三十而已》林有有,再到如今的楚志娟。
对照很明显,由扎眼的妖艳x货,到普通路人。
跟剧中原配相比,外形也由绝对碾轧原配,逐渐过渡到远不及原配。
(此处是以世俗审美来评价,不代表我对女性外貌的主观审视)
《来来往往》吕丽萍饰演的老干部原配与新潮女郎林珠
当然,这期间电视剧的类型由大男主进化到大女主,焦点人物也从出轨男过渡到了妻子,对小三的态度自然也不同。
这一态度的变化趋势大致为:
无奈——厌恶——看戏。
开始还带着伦理上的纠结,接下来是恨之入骨、虽远必诛。
如今,则干脆盛行原配小三联合收拾渣男,比武打片还热闹。
很符合时代风貌的变化。
《好事成双》中的小三原配
先看第一种情况。
90年代末,电视台第一次播出婚外恋题材电视剧《来来往往》和《牵手》,不少人知道“三儿”这个词还是从此处来。
而俞飞鸿和许晴饰演的女小三,大概是最不被讨厌的三儿了。乃至《牵手》热播时观众写信到电视台投诉说“怎么可以选这么清纯好看的女孩来演小三呢?”
可以想见当年观众对俞飞鸿想骂又骂不出,只能胡乱骂电视台发泄怨气。
选角其实也反映创作意图,两位三儿,除了和已婚男发生关系这个“污点”,基本是按正面角色甚至女主角的手法来塑造的。
她们“堕落”的动机是电影式的——受到爱情/激情的引诱。
她们的确真心喜欢男主角,而两位男主角吴若甫、濮存昕在剧中正是“一枝花”的年岁,能力突出、行事稳健、风度翩翩。
林珠爱上濮存昕饰演的康伟业,是爱他的能力性格赋予的魅力——静时深沉、稳健、克制,一旦爱上便雷霆万钧、深情霸道,林珠觉得这是年轻男人身上没有的魅力。
王纯跟吴若甫饰演的钟锐发生关系,除了正常的爱情走向,钟锐的行为处事有让王纯敬重的地方,两人为了共同信念还先后从公司出走,算是患难与共。
加上钟锐在王纯面前模糊妻子的存在,两人在一次冲动激情之下才发生关系。
两人当三的动机可以摆在台面上,也即情有可原的。加上性格温良,她们在事前、事后都有挣扎。
王纯相对清醒,控诉钟锐的自私,见过原配夏晓雪(蒋雯丽 饰)后评价其美丽聪慧,自己除了年轻,没有能比得上她的地方,最后也主动选择离开。
林珠曾飞蛾扑火一头扎进她以为的爱情里,然而一旦和康伟业生活在一起,她曾欣赏的这个男人的能力和魅力削减太多,加上生活困在原地以及原配的指责,她最终打掉孩子选择离开。
许晴后来在《奇葩说》上分享说林珠当小三并不理亏,因为男主和原配是介绍式婚姻,后来已没了爱情,林珠也没有偷情,男主在积极地跟原配离婚。
这观念很林珠,林珠本身就是一个过于浪漫,不接地气的小布尔乔亚。
林珠还是王纯,你可以说她们当三的动机是傻、天真,很难说是可耻、险恶的。
从观众对她们不忍责骂就可见一斑,到了海藻,那观感就复杂了。
海藻是跟糟糠之夫蜗居,将来变成姐姐姐夫那样整天为钱吵得不可开交,还是委身一个能满足她所欲所求的已婚霸总?
这是一个在影视剧里泾渭分明,在现实世界却暧昧不清的选择。
骂海藻糊涂,却也知道宋思明给的诱惑太大了。
到了《回家的诱惑》里的艾莉,小三失去了暧昧不明甚至刺透现实的复杂性,或者说她好像是为女主复仇爽剧专设的恶毒女二。
艾莉当三的动机有些斗米恩升米仇的意味,她被品如一家抚养大,因觉得被区别对待便想夺走品如的东西,以补偿自己的缺失(她觉得那是本该属于她的)。
艾莉的复仇心理——为了私欲不惜毁灭毫无过错的品如,或许放在心理学上解释得通,但在道义层面则完全占下风,甚至还是阴暗,见不得人的。
当然从流量上来讲,《回家的诱惑》无疑是最成功的婚外恋剧。
它开启了供往后剧集模仿的婚外恋爽剧三件套——
原配复仇主题,以及名梗、名场面(捉奸、偷情等)。
继“品如的衣柜”“你好骚啊”之后,《三十而已》林有有舔许幻山冰淇淋、《奔跑》楚志娟“喜欢奶酪味”等持续为观众奉上冲击三观的前沿茶学。
将偷情与私密大张旗鼓展览出来,大有招呼吃瓜群众猎奇的意味。
这叫主动将当三的动机龌龊化。
《回家的诱惑》后,小三都是什么动机?
凌玲因为陈俊生条件好、《好事成双》江喜想升职加薪、楚志娟大概是孤独了,林有有则莫名其妙看上许幻山。
基本和传统颂扬的价值观泾渭分明。
就像乐莹前期需要被闺蜜抢男友,还给这对狗男女当伴娘,才能凸显最后逆袭的大快人心一样,她们这些小三某种程度只是促成大女主逆袭的下酒菜。
不同的是,凌玲和林有有太供着观众痛恨的出轨男,自然站在原配对立面,江喜、楚志娟则将男人工具化,和原配一起打脸出轨男,符合女性一起手拉手概念。
自然前者让人讨厌、后者让人称快。
《第二十条》拍摄花絮
虽然反映一定社会情绪,却也只是图一时爽。
相比《来来往往》《牵手》里男主有自身魅力,《蜗居》之后的出轨男基本怎么卑琐怎么来。
《三十而已》许幻山无能、《奔跑》秦峰巨婴,《好事成双》卫明集渣之大成,还有变态抖s嗜好。
小三则变成推动剧情、女主复仇、供观众发泄,甚至猎奇、狗血的工具人。
举个最直接的例子。
《来来往往》里,原配被同事告知自家老公跟美女子幽会,怒气冲冲跑去宾馆捉奸,但一问前台两人早已人去房空。
我们知道,国人向来热衷捉奸,剧集则回避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场景,不事先审判任何人物,毕竟一旦展示捉奸,就是在将小三送上舆论场上鞭笞,除了满足观众猎奇心,于剧情毫无助益。
但在后来的剧里,奸不仅要捉,还敲锣打鼓、推陈出新、独辟蹊径地捉。
《好事成双》里林双的美甲捉奸。从丈夫衣服里发现了涂有美甲的指甲盖,于是借着给丈夫同事送咖啡的名义,观察谁有相同的美甲。
捉奸戏码拍得像谍战一样惊心动魄。
更别说《奔跑》里角度刁钻的室外电梯捉奸,捉奸人还是尴尬的丈母娘。
如此,小三、出轨剧情开始“雪琴化”、小品化,反差、惊悚效果拉满。
我自是对李雪琴这类女星没有任何意见,但若换到资本的视角,他们选择这些非典型美女的目的是什么?
总不可能是为了拓宽大众审美吧?
这才是《蜗居》之后小三形象的问题所在——
看20多年前的婚外恋剧,你会觉得每个人都有可恨可怜之处,三人黏在一张网里挣脱不开,而只有坦率面对既有事实,才有可能解决困境。
《蜗居》之后的婚外恋剧是“奸夫淫妇”轮换浸猪笼,起初是小三一个人浸猪笼,后来是出轨男浸猪笼。
《繁花》作者金宇澄曾在《十三邀》里,对将人性简单、武断标签化提出异议,他说如果按现在的口吻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里的渥伦斯基就是渣男一枚了。
你把这么复杂的人性变化
用这么低能的一句话
就去涵盖它
挺可怜的
前几天重温电影《甜蜜蜜》,黎明饰演的男主与女主张曼玉在香港滚床单时,还没跟在天津的女朋友分手,脑子突然蹦出:这不是现在所说的渣男嘛?
看完全片会发现用渣来形容这么复杂的男主是低能的,而且假如每个人都这么洁白无瑕,就没有遗憾、没有故事、没有电影了吧。
我们对命运、人性、关系、情感的高级沉淀,正来源于这些敢袒露现实,并用谦卑的态度,善意和真诚对待人物的“不正”作品。
《蜗居》怎么力透纸背描绘宋思明和海藻的关系?海藻妈精辟点出:
海藻不过是宋思明
借以炫耀成功的手段而已
海藻爱的也不是宋本人
是宋光环照耀下
对她所求所欲无不点头的一种畅快
《来来往往》和《牵手》这两部大男主剧,虽然观念受时代局限,但创作思维成熟。
我记得剧中原配有一句话,说清了三人的利益关系,话虽糙却现实赤裸:
我承受的是他创业的过程,而你享受的是他创业的成果。
男主康伟业的变化是从有钱开始,是他不再需要糟糠之妻,有资本追求自己的激情开始,而原配妻子怎么会甘心,这场仗一直是她跟丈夫的利益争夺,虽然附带上林珠,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并没有把怨气撒在她身上。
很多事情你没法改变,那是本性、利益、人性变化决定,《蜗居》里有对男女占有不同的观察,海藻姐夫对小贝说:
男人的占有好比打仗的战地,一旦进驻了,就算得到了,但用不了多久,就会撤退……女人的占有是细菌的蚕食、蜘蛛网的扩张、棉花糖的膨胀,那是经年累月的。
每个人都有他的苦衷,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私凉薄,看懂模糊地带才懂得谅解、理解、宽宥。
《来来往往》结尾还谦卑地将主人公命运交给观众。
观众朋友们
你们能帮他选择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吗?
是呀,我们怎么能从电视剧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呢。
但如果早就算计好了答案,等着观众往里钻。
国产小三怎么能不愈发癫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