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招稳赢成黑马,暑期首部破10亿是怎么炼成的?

不负众望,电影《默杀》成为了暑期档第一部票房破10亿的大片。



这部影片的成绩也让市场看到,犯罪悬疑电影依旧是市场上的“香饽饽”。我们能注意到,去年引爆暑期档的《消失的她》同样是该类型电影。除此之外,《回廊亭》《拯救嫌疑人》《瞒天过海》等影片均是档期里的黑马电影。



因为悬疑属性的缘故,“剧透”始终会成为这些电影宣传层面比较重要的话题点。


但电影《默杀》非常有趣,片名近乎已经造成了剧透,“沉默是杀手”,也成为影片想表达的内核。影片用非常坚硬态度告诉观众,面对霸凌,不做施暴者,也别做沉默的帮凶,应以正确的方式共同抵制霸凌行为。



不仅如此,随着电影上映,《默杀》反而越剧透,话题发酵越强烈,“剧透”已经成为这部悬疑电影的伪命题。


只是在这部电影上映前夕,曾经有过两款官方物料,或多或少都提到了防剧透,尤其是提档海报上直接写明了“海报再多就剧透,惊喜反转提前go”。



这种把防剧透写在物料中的影片并不罕见,但也有电影上映前后对于剧透的程度有着“两幅面孔”——电影《拯救嫌疑人》前期有一个海报特别写着“请勿剧透”,热映之后,又放出一张海报写明,“极限反转,不怕剧透”。



到底对于一部影片而言该如何剧透呢?1905电影网特别邀请参与过某部热门悬疑电影宣传工作的小皇,以及发行的工作人员小艳,从他们过去工作经验,来看对于现在悬疑电影该如何“防剧透”。


以下为圆桌采访内容:


Q:作为悬疑电影,《默杀》的悬疑元素在你们看来是否满足呢?


小皇:悬疑的完成度非常不错。因为工作缘故,我自己一直在关注暑期档电影的宣传动作。《默杀》在上映前整体故事是非常明晰的。因为我比较早看了这部影片,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剧情讨论,我观影过程发现影片竟然还是有一些超出预期的反转,这种观感非常加分。


小艳:挺出彩的,但悬疑不是这部电影比较关键的话题。



Q:你们在观影前是否知道剧情发展?在观影过程中会沉浸式的猜测故事吗?


小皇:正如我前面说的,观影前已经大概知道凶手是谁。但在观影过程中,我一度以为张钧甯饰演的角色是王传君那个角色的帮手。所以让我非常满足,整体宣传在剧透方面真的是恰到好处。



小艳:我是比较晚去看的,已经有影院的朋友告诉了我大概剧情。我几乎是有点上帝视角代入这个故事。但没想到整个故事会是这样的发展。说个题外话,有个影院经理和我聊到一件事,前几天有个母亲带着3个10岁以下的女孩去看《默杀》,她甚至连影厅都找不到,可以想象她的观影频次,所以对于《默杀》而言,悬疑已经不是核心话题。



Q:很多电影在映前都会强调“防剧透”,但上映后很快就会几乎明牌,在你们看来电影宣传该不该剧透呢?


小皇:剧透是一个很玄的事情,不管是什么电影,都要露和藏。


《默杀》从海报物料上来看,多数观众是能猜到凶手是父亲,但是上映之后就一点点透出了“全员恶人”的意思,才延伸出更多的故事线。但是你能发现,上映前从没有把坏人引导到张钧甯、黄明昊的角色,给了很多观众猜测的空间。但随着讨论度增加之后,大家讨论的就不是剧情本身,而是剧情背后的社会议题。整体一定是有阶段性、有目的性的剧透。



或者你看去年的《消失的她》,整个剧透程度也是阶梯状的,上映前疯狂的藏,让观众陷入何非和李木子之间的关系,到后来直接露出真假李木子,以及最后凶手原来就是何非。整个影片的宣传话题也是随着剧情发展在推动的,最终就是落在恋爱脑这类女性话题上。


现在观众是非常聪明的,如果藏剧情,很难只靠预告片把观众骗进影院,一定要靠强有力的剧情吸引第一批观众。当越来越多的观众入场,剧透就是藏不住的。不管是《默杀》,还是陈思诚一系列的悬疑电影,最后宣传的核心一定是情感本身。



小艳:我觉得不能藏,至少要让观众知道这是什么电影。尤其我们去谈排片的时候,如果不能简单把故事介绍清楚,是会受影响的。


这个问题更偏向宣传层面的工作,但就我个人来看,电影不能藏太深。譬如前阵子上映的某部爱情电影,单看预告觉得带点喜剧,更多内容比较是不确定的,这就很影响影片对于粉丝之外的推广。



毕竟不是所有演员都有沈腾马丽的国民度,《抓娃娃》在上映之前,除了喜剧,我自己并不太清楚是个啥故事,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在藏,但是电影开始点映之后,剧情全都呈现出来,这个反转也不是必要的,反而有了更多解读空间。


有的电影为了尽可能藏剧情,甚至会不点映。但从这几年来看,这种做法并没有太正面的作用。电影一定要让观众讨论起来,大众不是什么影评人会分析那些拍摄手法,讨论的还是故事走向和情感,所以剧透在映后是必然的。



Q:那么大家在宣传过程中,会刻意剧透吗?


小皇:会,就像上面说的会根据一定的节奏。最重要的我们也需要看导演的想法,就像前阵子丁晟导演在谈到短视频的时候,就有提到自己不希望剧透,希望把更多内容留在大银幕。但我自己之前对接某部非悬疑片时,也有导演会自己把控每条内容,确认什么内容可以露出,哪些要在映后露出,都有他自己的规划。


从两位专业人士的观看来看,《默杀》的悬疑感都交出了合格的成绩单,甚至在知晓大致故事走向之后,依旧留有惊喜。


正如导演柯汶利在1905电影网的采访中提及,在整个故事创作中,我有设计很多误导性的细节,映前或者观影中并不担心观众猜到答案。“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娱乐性可以更强烈一点,让观众有参与感,我觉得这些反转最重要的一刻还是要击中人心。”



他也拿李安早期的文艺电影举例,电影到最后都还是有个反转,能让大家心中一击,那也是能让这些电影被观众反复讨论的关键之一。


诚然,回顾电影市场,不管是《默杀》中被反复提及的校园暴力,又或者《误杀》系列、《拯救嫌疑人》里的父女情感,还是《消失的她》里的两性关系,都成为高于电影悬疑内容的讨论话题,也留给了大众足够的思考空间。



我们有理由相信,一部好作品在强观赏性的背后,情感浓度以及社会议题会是创作的核心。而这样的电影也不会被市场忽略,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


声明:本文由吉吉巳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提供的资讯仅供浏览,其中所言并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上一篇:《异人之下》影版来袭!乌尔善如何打造异人团下一篇:好莱坞灾难大片震撼来袭,还能创造票房神话吗?
繁體中文
统计代码